安全管理网

企业职业防尘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5日
量会大大增加。因此当B>700mm时,一般采用双侧排风,当B>2000mm时,可采用周边形或环形排风。

  

  (62)接受罩

  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含尘气流的罩子称为接受罩。它的特点是,将罩子设置在含尘气流的上方或前方,其罩口正好朝(迎)着含尘气流的运动方向,让这股气流直接进入罩内。有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带着粉尘一起运动。例如热源上部的对流气流、炼钢电弧炉炉顶的热烟气,以及砂轮磨削工件时抛出的磨屑和大颗粒粉尘所诱导的气流。对于这种情况,如采用接受罩的设置方式,就可以充分利用含尘气流本身的功能,让这股气流直接进入罩内。有些接受罩和外部罩虽然外形相似,尘源都在罩子外面,但作用原理不同,外部罩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罩子的抽吸作用造成的,而接受罩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与罩子本身无关。

  (63)低悬罩

  

  (64)高悬罩

  

  (65)吹吸罩

  由吹风口与排风罩组成的罩子。它是利用吹风口吹出的射流,将尘源散发出来的含尘气流吹向风口(排风罩口),在吸风口前汇流的作用下被吸入罩内(见图19-8)。吹吸罩具有风量小、控制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不妨碍视线、不影响工艺操作等优点。近年来已在落砂机、炼钢电弧炉、大型振动筛等设备上得到应用。当由于受到生产和工艺条件限制,既不能将尘源密闭,又不能在尘源近旁设置外部罩时,可以考虑采用吹吸罩。在控制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吹吸结合的吹吸罩,可以节省风量。吸风口至尘源越远(例如大于2m),效果越明显。目前,计算吹吸罩通风量(包括吹风量的排风量)的方法有多种,

  

  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假定条件和特定的应用范围。从吹吸罩的机理来分析,主要有两类计算方法:一类只从射流理论来考虑,如控制风速法;一类则考虑了吹吸气流(射流与汇流)的联合作用,如临界断面法、流量比法、动量比法等。从吹吸罩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考虑吹吸气流的联合作用是合理的。

  (66)气幕隔离罩

  利用气幕使污染物与周围空气隔离的罩子称为气幕隔离罩。由于气幕隔离罩具有减弱外部气流干扰和不影响工艺操作等优点,近年来除了仍用于分隔冷热空气外,在隔离含尘气体与清洁空气以及尘源控制方向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图19-9是气幕隔离罩用于金属熔化炉的情况。

  

  屋顶排风罩距金属熔化炉的距离较大时,热烟气容易被横向气流吹入室内。为了防止热烟气发生偏转,在炉子周围设置了一圈环形喷口,利用环形喷口喷出的环形射流包围热烟气,使它直接进入屋项排风罩。

  (67)除尘器

  除尘器是从含尘气流中将粉尘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它的作用是净化从吸尘罩或产尘设备抽出来的含尘气体,避免污染厂区和居住区的大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除尘器也是从含尘气流中回收有用物料(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的主要设备,因而有时又称作收尘器。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液体进行除尘或清灰,可分为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两大类。除上述分类方法外,通常将除尘器分为四大类:(1)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2)过滤式除尘器,包括袋式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3)电除尘器,有干式(干法清灰)和湿式(湿法清灰)两种;(4)湿式除尘器,包括低能(低阻)湿式除尘器(如水浴除尘器等)和高能文氏管除尘器。在实际的除尘器中往往综合了几种除尘机理的共同作用,例如卧式旋风膜除尘器中,既有离心力的作用,又同时兼有冲击的洗涤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提高除尘器的效率,研制了多种综合多种机理的除尘器,如静电袋式除尘器,静电颗粒层除尘器等。

  (68)除尘效率

  除尘器捕集的粉尘量与进口粉尘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计。它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除尘效率可通过称重求得,也可通过同时测定除尘器进出口的风量和含尘浓度求得,前者称为质量法,后者称为浓度法。质量法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多用于实验室或产品性能鉴定。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质量法在生产现场往往难以进行,因此在生产现场一般采用浓度法。由于含尘气体在管道内的浓度分布既不均匀又不稳定,所以用浓度法要测得准确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69)透过率

  未被除尘器捕集的粉尘量与进入除尘器粉尘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计,这个百分数称为透过率。透过率与除尘效率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个问题——除尘器捕集粉尘的能力。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对高效除尘器,采用透过率可以得到更为明确的概念。例如有两台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的除尘器,第一台除尘器效率为98%,第二台除尘效率为96%。从除尘效率来比较,第一台比第二台只高2%。但从透过率来比较,第一台为2%,第二台为4%,相差达1倍。说明从第二台排放到大气中的粉尘量要比第一台多一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用透过率来评定除尘器的性能更为直观。

  (70)除尘分级效率

  按粉尘粒径来标定效率。除尘效率除了与除尘器的结构和运行工况以及尘粒密度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处理粉尘的粒径有很大关系。虽然各种除尘器对粗颗粒粉尘(如粒径为50μm)都有较高的除尘效率(94%以上),但对微粒粉尘(如粒径为1μm),效率就有明显的差别。例如惯性除尘器的效率仅为3%,高效旋风除尘器的效率也不过27%,因此,用除尘效率(即平均效率)来说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是不全面的。要正确评价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就应采用分级效率。分级效率能够标志出除尘器对不同粒径粉尘,特别是微细粉尘(这种粉尘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的捕集能力。标定除尘器的分级率,有助于正确地进行除尘器的选择。

  (71)除尘器总效率

  两台或多台除尘器串联使用时的综合效率,以百分数计。如果第一台至第n台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均为已知,则右按公式η1~n=1-[(1-η1)(1-η2)……(1-ηn)]算出n台除尘器串联使用时的总效率。有时,由于除尘器进口含尘浓度很高,或者使用单位对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要求很高,用一种除尘器不能满足要求或达不到所要求的效率时,可将两种除尘器串联使用,如旋风与袋式除尘器串联使用。由于串联一级除尘器后阻力增加,耗电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在运行管理上也变得比较复杂,所以,当串联二级除尘器仍然达不到要求的总效率时,首先要考虑更换除尘器的类型。只有在那些对除尘效率要求很高或起始含尘浓度很大,而且更换除尘器类型也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三级防尘方案。

  (72)除尘器阻力

  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后的压力损失,即除尘器进口与出口处气流平均全压差,以Pa或kPa计。它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除尘器阻力越小,动力消耗就越小,运行费用就越低。

  (73)处理风量

  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气体流量为处理风量,以m3/h或m3/s计。它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一项技术指标。

  (74)漏风率

  漏入或漏出除尘器本体的气体量与进口风量的比率,以百分数计。它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一项技术指标。漏风有两种情况:如果除尘器的位于风机吸入段(即除尘器在负压下工作)发生漏风时,由于有外界空气进入除尘器,致使控制尘源的风量减少;如果除尘器位于风机压出段(即除尘器在正压下工作)发生漏风时,除尘器内的含尘气体就会从不严密的缝隙处逸出,污染周围环境。

  (75)重力沉降室

  是依靠重力的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重力沉降室(见图19-10)是最简单的一种除尘设备,它实际上是一个断面较大的空室,含尘气体由断面较小的风管进入沉降室后,气流速度大大降低,尘粒便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对于密度一定的尘粒,粒径越大,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就越大;粒径越小,沉降速度越小。像密度为2000kg/ m3,粒径为10μm这样细小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

  

  它的沉降速度Vs仅0.006m/s,而在沉降室内,气流的水平方向流速υ一般为0.2~0.3m/s,这个速度远比微小尘粒的沉降速度大。所以,如果要使很微小的尘粒在沉降室中靠重力作用沉降下来,那么沉降室就要造得很大,若要使很微小沉降室的长度,就得把气流的水平流速取得很低,也就是把沉降室的断面加得很大,这在实际上往往行不通的。既然沉降室不能太长,断面也不能太大,所以重力沉降室仅适用于捕集50μm以上的粉尘。重力沉降室的结构简单,可用砖砌,造价不高,施工容易,阻力较小(一般为50~130Pa),管理方便。特别是在没有引风机,单靠自然通风的条件下,是一种较好的除尘方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除尘效率低。因此,一般只把沉降室作为第一级粗净化,而在它后面串联效率较高的第二级除尘器。

  (76)沉降速度

  尘粒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时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也可定义为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时尘粒的下降速度,以m/s计。如果尘粒不是处于静止空气中,而是处在流速等于沉降速度的上升气流中,尘粒将会处于悬浮状态,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悬浮速度。沉降速度和悬浮在数值上相等,但意义不同,前者是指尘粒作等速沉降时的速度或尘粒下降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后者是指上升气流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所必需的最小速度。在通风除尘技术中,沉降速度有悬浮速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重力沉降室的计算,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等方面都要用到。

  (77)惯性除尘器

  依靠惯性的作用从气流中分离粉尘的设备称为惯性除尘器。图19-11中示出惯性除尘器的几种结构形式。含尘气体在流动过程中遇到设置在其前方的某种障碍物(如挡板等)

  

  时,气流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较大的粉尘粒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