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24日

       管理权限
        第63条  列检作业场及国境站技术交接作业场、整备作业场的设置、撤销、调整须报铁道部批准;技术交接作业场、装卸检修作业场的设置、撤销、调整由铁路局批准,报铁道部备案。
        第64条  列检作业场列车技术检查作业方式应按规定进行确定和调整。跨铁路局运行超过500km的直达、直通货物列车技术作业地点和作业方式,按铁道部的规定或由编组始发的铁路局组织相关铁路局根据机车交路、运行工况、列检安全保证距离和铁路货车技术状态等拟定,报铁道部批准后实施。
        铁道部未规定但因运输组织需要,跨铁路局运行超过500km的直达、直通货物列车技术作业地点和作业方式发生变化的,也须报铁道部批准后实施。
        铁路局管内运行的直达、直通货物列车,列检安全保证距离超过规定的,其技术作业地点和作业方式由铁路局确定,报铁道部备案。
        第四章 技术作业标准
        列检作业场
        第65条  列车技术作业按性质不同分为:到达作业、始发作业、中转作业、通过作业。
        1.到达作业:指列检作业场在车站对到达列车进行的列车技术作业。
        2.始发作业:指列检作业场在车站对始发列车进行的列车技术作业。
        3.中转作业:指列检作业场在车站对停车中转列车进行的列车技术作业,中转列车分为有调中转列车和无调中转列车。
        (1)有调中转列车:指在该车站进行部分改编作业的列车。
        (2)无调中转列车:指在该车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4.通过作业:指列检作业场对不停车中转列车或在本站只进行更换机车乘务员、换挂机车的无调中转列车,利用TFDS等货车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的列车技术作业。
        第66条  列检作业场的到达、始发、中转、通过作业,须按以下作业方式进行。
        1.到达作业:列检作业场到达作业实行人机分工检查或人工检查作业方式,执行“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2.始发作业:列检作业场始发作业实行人工检查作业方式。铁路局可根据列检作业场所在站区的装卸作业、调车作业、治安环境和枢纽小运转列车的开行等情况,在确保始发列车达到“全面检全面修”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始发作业重点检查范围,并报铁道部备案。
        3.中转作业:
        (1)特级列检作业场实行人机分工检查或人工检查作业方式,执行“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2)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距离位置上的一级列检作业场,实行人机分工检查或人工检查作业方式,执行“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3)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区段内的一级列检作业场及二级列检作业场,有调中转作业中未摘解的铁路货车及无调中转作业,实行动态检查或人工检查作业方式,动态检查执行“TFDS动态检查”的检查范围和预报质量标准,人工检查执行“重点检重点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区段内的一级列检作业场有调中转作业中摘解的铁路货车,实行人机分工检查或人工检查作业方式,执行“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铁路局可根据列检作业场所在站区的装卸作业、调车作业、治安环境和枢纽小运转列车的开行等情况,在确保有调中转作业加挂铁路货车达到“全面检全面修” 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加挂铁路货车重点检查范围,并报铁道部备案。
        4.通过作业:实行动态检查,执行“TFDS动态检查”的检查范围和预报质量标准。
        二级列检作业场所在车站的到达、始发及有调中转列车,可由铁路局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运输需要、列检作业布局、列检安全保证距离及作业量等确定列车的人工检查作业地点。
        第67条  实行人机分工检查作业方式的列检作业场,铁路局须在“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根据“TFDS动态检查”的检查范围和预报质量标准,制定人机分工检查现场检车员执行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现场检车员还应对预报故障进行确认和处理。
        第68条  无列检作业场的车站始发列车,应在途经第一个列检作业场进行停车技术作业,执行“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在本铁路局未途经列检作业场时,由上述车站所在铁路局与有关铁路局确定跨局运行列车技术作业地点,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并发布执行,报铁道部备案。
        第69条  列检作业场到达作业,特级列检作业场和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距离位置上的一级列检作业场中转作业,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区段内的一级及二级列检作业场有调中转作业中摘解的铁路货车,均执行以下“全面检全面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1.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前盖、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承载鞍无裂损、错位,转K2型转向架承载鞍顶面无金属碾出;侧架导框纵向与滚动轴承外圈无接触;轴箱橡胶垫中间橡胶与上、下层板无错位;轴承挡键无丢失,螺母无松动、丢失。
        (3)摇枕、侧架、一体式构架、U形副构架及心盘无裂损;下心盘螺栓无折断,螺母无松动、丢失;侧架立柱磨耗板、斜楔及主摩擦板无破损、窜出、丢失,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窜出;双作用弹性及JC系列旁承配件齐全、无破损,上旁承与下旁承体尼龙磨耗板无间隙,旁承滚子或JC-1旁承尼龙支承板与上旁承不得接触;交叉支撑装置盖板及交叉杆体无变形、裂损、折断,安全索或链无折断、脱落、丢失,支撑座无破损,交叉杆端部螺栓无松动、丢失,防松垫止耳无折断;轴箱、摇枕及减振弹簧无折断、窜出、丢失;转K4、转K5型转向架弹簧托板无裂损,折头螺栓无折断、丢失。
        (4)钩体、钩舌、牵引杆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舌销开口销无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下锁销组成配件齐全、位置正确;钩提杆及链配件齐全,松余量符合规定,钩提杆座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钩提杆复位弹簧无折断、丢失;两连接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之差(以下简称:互钩差)不超限,车列首尾端部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良好;从板、从板座、缓冲器、冲击座无破损,从板座及冲击座铆钉无折断、丢失;安全托板及钩尾销托板螺母无松动、丢失,钩尾框托板、钩尾扁销及安全吊架螺母无松动、丢失,开口销无丢失;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母无丢失;钩体支撑弹簧鞍止挡块及螺母无丢失,支撑弹簧无折断;车钩防跳插销及吊链无丢失,插设良好。
        (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容积风缸、降压风缸等缸体及吊架无裂损、脱落,吊架螺母无丢失;制动缸无脱落,吊架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制动阀吊架螺母无松动、丢失;制动主管、支管、连接管无漏泄,卡子及螺母、法兰螺母无丢失;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限压阀、调整阀、传感阀等无破损,横跨梁及座无折断,螺母及开口销无丢失;制动软管、组合式集尘器、缓解阀无破损、丢失,缓解阀拉杆及吊架无破损、脱落;折角塞门、截断塞门等塞门无破损,塞门手把无丢失;闸瓦自动间隙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无破损;脱轨自动制动装置配件齐全,位置正确。
        (6)制动梁梁架、撑杆、支柱无裂损,支柱夹扣螺母无丢失,支柱圆销无破损,闸瓦托铆钉无折断、丢失;制动梁吊无裂损,圆销及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制动梁安全链无折断、脱落;制动梁安装位置正确;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基础制动装置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无破损、脱落,止退开口销配件齐全良好、位置正确;下拉杆下垂不超限,圆销无破损,安全吊或索无脱落、丢失。
        (7)人力制动机配件齐全,无破损、脱落。
        (8)中梁、侧梁、端梁、枕梁、横梁及牵引梁无裂损;中梁及侧梁下垂、车体倾斜或外胀不超限;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标签无失效(无AEI复示终端的列检作业场除外)、丢失。
        (9)侧柱、角柱无裂损,敞车上端梁、上侧梁无折断;车门及车窗无脱落、丢失;车门、平车端板或渡板折页及座无折断,圆销、开口销无丢失;空车墙板、门板、地板破损或腐蚀穿孔不超限;车门锁闭装置配件齐全、无破损;绳栓、柱插无破损、丢失;脚蹬、车梯扶手及车端护栏无破损,弯曲不超出车辆限界;集装箱锁头、门挡无破损、丢失;罐车卡带无裂损,紧固螺母及锁紧螺母无松动,圆销及开口销无丢失;罐体与鞍木局部间隙不超限,罐体及阀无漏泄,罐体上部走板、防护栏等配件无脱落、窜出、丢失;罐体鞍座压板无裂损,与枕梁连接螺栓螺母无松动、丢失。
        (10)空车定检不过期。
        2.非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辐板孔边缘径向无裂纹,周向裂纹不超限。
        (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前盖、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承载鞍无裂损、错位,侧架导框与承载鞍无异常磨耗;滑动轴承轴箱配件齐全,轴箱盖螺母无松动。
        (3)摇枕、侧架、一体式构架及心盘无裂损;下心盘螺栓无折断,螺母无丢失、松动每侧不超过1根;侧架立柱磨耗板及斜楔无破损、窜出、丢失,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窜出;间隙旁承配件齐全、无破损,间隙不超限;轴箱、摇枕及减振弹簧无折断、窜出、丢失。
        (4)钩体、钩舌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舌销开口销无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下锁销组成配件齐全、位置正确;钩提杆及链配件齐全,松余量符合规定,钩提杆座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互钩差不超限,车列首尾端部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良好;从板、从板座、缓冲器、冲击座无破损,从板座及冲击座铆钉无折断、丢失;钩尾框托板及钩尾扁销螺母无松动、丢失,开口销无丢失;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母无丢失。
        (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工作风缸、降压风缸等缸体及吊架无裂损、脱落,吊架螺母无丢失;制动缸无脱落,吊架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制动阀吊架螺母无松动、丢失;制动主管、支管、连接管无漏泄,卡子及螺母、法兰螺母无丢失;制动软管、缓解阀、远心集尘器无破损、丢失;折角塞门、截断塞门等塞门无破损,塞门手把无丢失;闸调器无破损;缓解阀拉杆、空重车调整杆及吊架无破损、脱落;手动空重车位调整正确。
        (6)制动梁槽钢、弓形槽钢、支柱无裂损,支柱圆销无破损;制动梁吊无裂损,圆销及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制动梁安全链无折断、脱落;制动梁安装位置正确;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基础制动装置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无破损、脱落,止退开口销配件齐全良好、位置正确;下拉杆下垂不超限,圆销无破损,安全吊或索无脱落、丢失。
        (7)人力制动机配件齐全,无破损、脱落。
        (8)中梁、侧梁、端梁、枕梁、横梁及牵引梁无裂损;中梁及侧梁下垂、车体倾斜或外胀不超限;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标签无失效(无AEI复示终端的列检作业场除外)、丢失。
        (9)侧柱、角柱无裂损,敞车上端梁、上侧梁无折断;车门及车窗无脱落、丢失;车门、平车端板或渡板折页及座无折断,圆销、开口销无丢失;空车墙板、门板、地板破损或腐蚀穿孔不超限;车门锁闭装置配件齐全、无破损;绳栓、柱插无破损、丢失;脚蹬、车梯扶手及车端护栏无破损,弯曲不超出车辆限界;集装箱锁头、门挡无破损、丢失;罐车卡带无裂损,紧固螺母及锁紧螺母无松动,圆销及开口销无丢失;罐体及阀无漏泄,罐体上部走板、防护栏等配件无脱落、窜出及丢失。
        (10)空车定检不过期。
        第70条  利用TFDS实行人机分工检查或动态检查作业方式进行列车技术作业时,动态检查均执行以下“TFDS动态检查”的检查范围和预报质量标准。
        1.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无缺损。
        (2)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无破损,密封罩无脱出,前盖无裂损、丢失,轴端螺栓无丢失,轴承挡键无丢失,承载鞍无错位、挡边无折断,轴箱橡胶垫无裂损。
        (3)摇枕、侧架无裂损,斜楔、斜楔主摩擦板、侧架立柱磨耗板无破损、窜出、丢失,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窜出,摇枕弹簧无折断、窜出、丢失,交叉支撑装置盖板及交叉杆体无弯曲、变形、裂损、折断,安全索无丢失,扣板螺栓、端部螺栓无丢失,锁紧板无移位、丢失,支撑座无破损。转K4、转K5型转向架弹簧托板无裂损,折头螺栓无折断、丢失,下心盘螺栓无折断、丢失。
        (4)钩体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车钩连接状态良好,钩提杆无变形、脱落、丢失,钩提杆座无脱落、丢失,钩提杆链无折断、丢失,从板及从板座无破损、折断、丢失,缓冲器无破损,钩尾框托板无裂损,螺栓及螺母无丢失,钩尾销及托板螺栓、螺母、开口销无折断、丢失,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栓、螺母无丢失。
        (5)空气制动机配件无丢失,防盗罩无脱落,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限压阀、调整阀配件无丢失,制动缸及各风缸及堵无脱落、丢失,制动缸活塞推杆无丢失,连接管无折断,制动软管连接状态良好,折角塞门、截断塞门手把无关闭,闸调器无破损、丢失,拉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缓解阀无丢失,缓解阀拉杆无折断、脱落、丢失,脱轨自动制动装置拉环无脱落、丢失,组合式集尘器无破损、丢失。
        (6)制动梁无裂损、折断、脱落,支柱夹扣及螺栓无丢失,端轴无折断,安全链无折断、脱落,安全吊无脱落、丢失,基础制动装置各杠杆、拉杆、推杆及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托架无脱落,固定杠杆支点座 、固定杠杆支点及制动梁支柱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
        (7)人力制动机拉杆及吊架无折断、脱落、丢失,滑轮无丢失,轴链、拉杆链及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
        (8)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标签无破损、丢失。
        (9)车体地板、端墙板无破损,牵引梁、端梁无弯曲、破损。
        2.非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无缺损。
        (2)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无破损,密封罩无脱出,前盖无裂损、丢失,轴端螺栓无丢失,承载鞍无错位、挡边无折断。
        (3)摇枕、侧架无裂损,斜楔、侧架立柱磨耗板无破损、窜出、丢失,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窜出,摇枕弹簧无折断、窜出、丢失,下心盘螺栓无折断、丢失。
        (4)钩体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车钩连接状态良好,钩提杆无变形、脱落、丢失,钩提杆座无脱落、丢失,钩提杆链无折断、丢失,从板及从板座无破损、折断、丢失,缓冲器无破损,钩尾框托板无裂损,螺栓及螺母无丢失,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栓、螺母无丢失。
        (5)空气制动机配件无丢失,防盗罩无脱落,空重车调整杆无脱落、丢失,制动缸及各风缸及堵无脱落、丢失,制动缸活塞推杆无丢失,连接管无折断,制动软管连接状态良好,折角塞门、截断塞门手把无关闭,闸调器无破损、丢失,拉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缓解阀无丢失,缓解阀拉杆无折断、脱落、丢失,远心集尘器无破损、丢失。
        (6)制动梁无裂损、折断、脱落,端轴无折断,安全链无折断、脱落,安全吊无脱落、丢失,基础制动装置各杠杆、拉杆、推杆及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托架无脱落,固定杠杆支点座 、固定杠杆支点及制动梁支柱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
        (7)人力制动机拉杆及吊架无折断、脱落、丢失,滑轮无丢失,轴链、拉杆链及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
        (8)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标签无破损、丢失。
        (9)车体地板、端墙板无破损,牵引梁、端梁无弯曲、破损。
        第71条  处在500km左右列检安全保证区段内的一级列检作业场有调中转作业中未摘解的铁路货车及无调中转作业,实行人工检查作业方式时,执行“重点检重点修”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
        1.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前盖、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承载鞍无裂损、错位。
        (3)摇枕、侧架、一体式构架、U形副构架及心盘无裂损;下心盘螺栓无折断、螺母无丢失;侧架立柱磨耗板、斜楔及主摩擦板无破损、窜出、丢失;交叉支撑装置盖板及交叉杆体无折断,安全索或链无脱落,支撑座无破损,交叉杆端部螺栓无松动、丢失;轴箱、摇枕及减振弹簧无窜出、丢失;转K4、转K5型转向架弹簧托板无折断,折头螺栓无折断、丢失。
        (4)钩体、钩舌、牵引杆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下锁销组成配件齐全、位置正确;钩提杆及链配件齐全,钩提杆座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互钩差不超限,车列首尾端部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良好;安全托板、钩尾销托板及钩尾框托板螺母无丢失;钩尾扁销及安全吊架螺母、开口销无丢失;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母无丢失;钩体支撑弹簧鞍止挡块及螺母无丢失;车钩防跳插销无丢失,插设良好。
        (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无调中转作业列车除外);制动缸、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容积风缸、降压风缸、制动阀等缸体、阀体及吊架无脱落;横跨梁无折断;制动软管、折角塞门、闸调器无破损;缓解阀拉杆及吊架无脱落;脱轨自动制动装置配件齐全,位置正确。
        (6)制动梁及吊无折断、脱落,制动梁吊圆销、开口销及闸瓦托铆钉无折断、丢失;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基础制动装置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无破损、脱落,止退开口销配件齐全良好、位置正确。
        (7)人力制动机配件无脱落。
        (8)车体倾斜或外胀不超限;车门、车窗、平车端板或渡板无脱落;罐车卡带无折断,紧固螺母及锁紧螺母无松动,圆销及开口销无丢失;罐体及阀无漏泄,罐体上部走板、防护栏等配件无脱落、窜出;罐体鞍座压板无裂损,与枕梁连接螺栓螺母无松动、丢失。
        2.非提速铁路货车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无甩油,外圈、前盖、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承载鞍无裂损、错位;侧架导框与承载鞍无异常磨耗;滑动轴承轴箱配件齐全,轴箱盖螺母无松动。
        (3)摇枕、侧架、一体式构架及心盘无裂损;下心盘螺栓无折断、螺母无丢失;侧架立柱磨耗板及斜楔无破损、窜出、丢失;轴箱、摇枕及减振弹簧无窜出、丢失。
        (4)钩体、钩舌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锁铁锁腿无折断,下锁销组成配件齐全、位置正确;钩提杆及链配件齐全,钩提杆座无裂损,螺母无松动、丢失;互钩差不超限,车列首尾端部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良好;车钩托梁无裂损,螺母无丢失;钩尾框托板螺母无丢失,钩尾扁销螺母、开口销无丢失。
        (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无调中转作业列车除外);制动缸、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工作风缸、降压风缸、制动阀等缸体、阀体及吊架无脱落;制动软管、折角塞门、闸调器无破损;缓解阀拉杆、空重车调整杆及吊架无脱落;手动空重车位调整正确。
        (6)制动梁及吊无折断、脱落,制动梁吊圆销及开口销无折断、丢失;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基础制动装置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吊架无破损、脱落,止退开口销配件齐全良好、位置正确。
        (7)人力制动机配件无脱落。
        (8)车体倾斜或外胀不超限;车门、车窗、平车端板或渡板无脱落;罐车卡带无折断,紧固螺母及锁紧螺母无松动,圆销及开口销无丢失;罐体及阀无漏泄,罐体上部走板、防护栏等配件无脱落、窜出。
        第72条  TFDS动态检查发现以下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应按规定拦停处理。
        1.制动梁折断、脱落。
        2.下拉杆脱落,圆销、开口销丢失。
        3.制动梁支柱圆销、开口销丢失。
        4.交叉杆折断。
        5.折角塞门关闭。
        6.制动缸及各风缸脱落。
        7.重车地板破损影响行车安全。
        8.轴承冒烟等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铁路货车故障。
        第73条  实行动态检查作业方式对列车进行通过作业时,发现配件丢失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重点故障,与行车部门联系后利用换乘、换挂时间,组织故障专修组快速处理;对不停车及无站停处理故障时间的,按规定拦停处理,其他故障向列车运行方向的下一个列检作业场进行预报,具体重点故障范围、预报办法和预报标准由铁路局制定,跨局运行时由相邻铁路局联合制定,报铁道部备案。
        第74条  车站站区治安管理单位应对货物列车和停留的铁路货车加强治安管理,确保铁路货车配件不被盗或人为损坏。
        第75条  根据列车运行图及运输组织的实际,对长期不经列检作业场进行停车技术作业的固定编组、循环使用车组,铁路局总工程师室牵头组织车辆处、运输处、货运处、调度所等部门,按照列检安全保证距离的要求,制定上述车组的列车技术作业办法;跨局运行时由相邻铁路局联合制定。
        第76条  行包快运专列专用车辆应在规定的列检作业场,按以下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进行列车技术作业。
        1.消除热轴故障;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摇枕、侧架、一体式构架及心盘无裂损;下心盘螺栓折断、丢失每侧不超过1根;侧架立柱磨耗板、斜楔及主摩擦板无破损、窜出、丢失;双作用弹性及JC系列旁承配件齐全、无破损,上下旁承无间隙,旁承滚子与上旁承磨耗板不得接触;交叉支撑装置盖板及交叉杆体无变形、裂损、折断,安全索或链无脱落、丢失,支撑座无破损,交叉杆端部螺栓无松动、丢失,防松垫止耳无折断;轴箱、摇枕及减振弹簧无折断、窜出、丢失;轴箱橡胶垫中间橡胶与上、下层板无错位;转K4、转K5型转向架弹簧托板无裂损,折头螺栓无折断、丢失。
        3.钩舌销无折断、丢失,钩锁铁锁脚无折断;钩提杆座无裂损、螺母无丢失;互钩差不超限;车列首尾端部钩舌无裂损,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良好;安全托板、钩尾销托板、钩尾框托板及车钩托梁螺母无丢失;钩体支撑弹簧鞍止挡块及螺母无丢失;钩尾扁销及安全吊架螺母、开口销无丢失。
        4.制动软管无破损,制动缸、副风缸、降压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制动阀等缸体、阀体无脱落;制动梁及吊、安全链无折断、脱落,制动梁安装位置正确;制动梁吊圆销及开口销、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基础制动装置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
        5.车体倾斜或外胀不超限,车门及车窗无脱落。
        6. 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负责行包快运铁路货车专列列车制动机试验的列检作业场执行)。
        第77条  编入货物列车中的客车,按以下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检查与修理。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
        3.与铁路货车连接的车钩、制动软管的连接状态良好。
        4.通过台有铁风挡的旧型客车不得与装用17型车钩的铁路货车直接连挂。
        上述客车的制动机试验由随车车辆乘务员负责。发现客车故障是否需要扣车,由列检作业场决定,对随车车辆乘务员预报的客车故障,列检作业场应积极配合处理。
        第78条  编入货物列车中的机械冷藏车组(以下简称:机冷车组,含单节机械冷藏车),按以下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进行列车技术作业。
        1.车轮轮缘垂直磨耗、内侧缺损不超限,踏面擦伤、剥离、凹下、缺损、圆周磨耗不超限,轮缘厚度、轮辋厚度符合规定。
        2.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超限,闸瓦插销正位。
        3.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4.车钩连接状态良好。
        第79条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发电列车等,办理过轨并挂运列车进入国铁营业线运行后,企业(含路内单位)须派员随车押运,负责对上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技术状态良好。运行途经的列检作业场只检查车轮技术状态,并须符合运用铁路货车规定。对随车押运人员预报的车辆故障,列检作业场应积极配合处理,并对处理的车辆故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热轴时,由列检作业场确认能否继续安全运行。列检作业场应与企业(含路内单位)的押运人员联系,确认上述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并做好记录,双方签字,具体办法由铁路局制定,报铁道部备案。
        第80条  对编入货物列车中的C100型敞车,除按规定的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进行列车技术作业外,还须执行以下标准:
        1.二位转向架摇枕组成的下旁承平面磨耗板、立面磨耗板和三位转向架下旁承磨耗板无裂损、丢失;三位转向架下旁承磨耗板螺母无松动、丢失。
        2.三位转向架中心销筒的磨耗套或中心销无裂损、焊缝无开焊。
        3.二、三位转向架闸瓦磨耗剩余厚度不小于25mm;同一制动梁两端闸瓦厚度差不大于10mm。
        4.均载装置连接杆和均衡拉杆及圆销、开口销无折断、丢失。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