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3日
检查、检验状态一般分为待检(未检)、已检待定、合格、不合格四种。

  (二)安全生产检查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多数情况为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在施工生产中,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作业,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必须对安全生产中易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工艺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检查,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设备事故和物损事故的发生。

1. 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应包括以下各项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设部标准JGJ59-99),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等十个分项。

(4) 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和文明施工检查规定与标准。如《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检查评分标准》,以及一些突击性的专项检查标准。

(5) 当上述标准不能覆盖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时,如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施工,工程项目部应在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计划中明确相应的安全检查标准和规定。

2. 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和复查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连续进行

(1)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部自行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工程项目部应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时间间隔、安排和参与检查的专业人员。通常除每月由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外,工程项目部每周或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班组每天进行上岗前检查和作业中检查。

(2) 检查应结合工程和季节特点进行,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为主要内容,对暴露出来的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违章操作或指挥的不安全行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等情况做好记录,对一般问题或隐患当即口头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重大问题或隐患应出具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边查边改边复查。

(3) 应建立并保持相应的检查记录,尽量采用规定格式和内容的检查记录评分表式。

3.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的处理

(1) 视危险程度和严重性按标准3.7要素(事故隐患的控制)规定要求进行分析和处理。

(2) 对分包方的违章情况,如违章作业、防范设施搭设不规范、使用不安全的设备、人员资质不符等,按分包合同、安全生产协议书和工程管理文件中有关条款规定处理,并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资料作为对分包方的评价依据。

(三)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的进货检验和标识

1. 对进场的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不论是自行采购、企业内部调拨、外单位借入或是分包单位的,都应由工程项目部组织检验,只有经检验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确认合格后,才可投入安装或使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地。

2. 检验标准和要求应在安全保证计划中作出规定,并要符合:

(1) 采购或分包合同规定;

(2) 政府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检验方法,包括验看实物质量,提供质量保证资料、生产许可证,建设部推荐证书,必要时进行抽样或全数检验。

3. 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为防止非预期的使用,一般应立即清退出现场。难以当场清退出场时,应对不合格产品的规格、数量等作好记录,并采取隔离、挂牌等形式进行标识,通知有关部门,按标准3.7要素(事故隐患的控制)规定进行处理。

(四)过程检验和标识

1.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不论是企业自有的,还是外借的或分包单位的,在安装和使用前,工程项目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检验和标识方法应在安全保证计划中作出规定,落实责任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并符合:

(1) 租赁合同规定;

(2) 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 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4) 政府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4.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规定应重点验收和检查以下施工设施、机械设备的组装、搭设质量:

(1) 脚手架(含特殊类脚手架)。普通脚手架按规定的检查评分标准和验收表分步、分阶段实施,合格后,分步挂牌投入使用。

特殊类的挑、挂、爬(整体式提升)脚手架检查、验收的依据,应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专题搭设方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架体结构、抗倾覆、防坠落等安全措施及装置,必须通过当地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一般是由专业单位负责组装、提升,验收时,现场和专业部门应共同参加验收,通过后,再向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检测机构申请检测,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在每次升或降后,还必须进行验收,否则不得投入使用。目前,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已经对七家企业发放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资质证书,同时规定从1999年1月1日起,无《专业资质证书》的企业,不得承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业务;1999年6月底前未取得《专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停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业活动。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组装完毕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部门共同按规定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处须整改;待复查合格,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可通电投入使用。

(3) 中小型机械。投入使用前,对安全保险、传动保护装置及使用性能,由机械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可使用。

(4) 井架和龙门架、塔吊、施工升降机(外用电梯)等。一般由企业和工程项目部按规定自行验收,检查要点包括基础的隐蔽工程验收、预埋件、平整度、斜撑、剪刀撑、墙体埋件、垂直度、电器、起重机械等专项检查和检验。

对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危险性较大的起重、升降设备,在企业内部安装调试和验收后,还应通过劳动部门和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核发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

4.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规定重点验收和检查以下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组装质量:

(1) 通道防护棚。

(2) 电梯井内隔离排或安全网。

(3) 楼层周边、预留洞口防护设施。

(4) 悬挑钢平台。

(5) 外挑安全网等。

每移动一次,必须重新检查、验收并填写记录。

5. 检验要按规定表式和内容填写验收记录,并进行适当的标识。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还应根据检验状况分别挂合格牌或禁用牌。

二、 审核要点

1. 工程项目部是否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并按规定实施检查与复查。

2. 是否有对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进行检验的程序和计划,并按计划组织进货检验。

3. 是否对施工设施、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验的程序和计划,并按计划组织过程检验。

4. 施工现场的各类检查、检验是否按规定进行记录、挂牌、标识。

第七节 事故隐患的控制(DBJ08一903一98.3.7)

一、 条文理解与实施要点

(一) 事故隐患控制的概念

标准术语2.0.5对事故隐患的定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缺陷和问题,包括安全设施、过程和行为等诸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因此,对检查和检验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处理和化解,以确保不合格设施不使用、不合格过程不通过、不安全行为不放过,并通过事故隐患的适当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事故隐患的控制要求

1. 工程项目部对各类事故隐患应确定相应的处理部门和人员,规定其职责和权限,要求一般问题当天解决,重大问题限期解决。

2. 处理方式;

(1) 停止使用、封存,对性质严重的隐患都应这样做;

(2) 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3) 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4) 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先停止其作业或指挥,纠正违章行为,然后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以必要的处罚;

(5) 对不安全生产的过程重新组织等。

3. 隐患处理后的复查验证:

(1) 对存在隐患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由工程项目部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复查验证,并做好记录。只有当险情排除,采取了可靠措施后方可恢复使用或施工。

(2) 上级或政府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主管部门提出的事故隐患通知,由工程项目部及时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同时制定措施、实施整改,自查合格报企业主管部门复查后,再报有关上级或政府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主管部门销项。

4. 事故隐患的控制要按规定表式和内容填写并保存有关记录。

二、 审核要点

1. 是否在文件中对安全设施、生产过程、人员行为的事故隐患控制的职责分工作出明确规定。

2. 对安全生产检查和检验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和复查验证。

3. 对上级单位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事故隐患通知,是否按规定报告、处理、自查、核查和销项。

第八节 纠正和预防措施(DBJ08一903一98.3.8)

一、 条文理解与实施要点

(一)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概念

1. 纠正措施是指对实际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故隐患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措施,以防止重复事故和事故隐患再发生的全部活动。预防措施是指对潜在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故隐患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全部活动。

2. 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是就事论事地对事故和事故隐患现象的处理,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原因。因此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能涉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没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就不可能正常运行,更不可能得到持续的改进和完善。

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因此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度应与存在问题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相适应,安全风险大、危害程度大的事故隐患都应按本要素要求进行原因调查、治本措施,而不能简单地处置了事。

(二) 纠正措施实施要求

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包括没有伤亡或物损的险兆事故)或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吸取教训,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