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集中煤斗施工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6月15日
2)放炮后、支护前、装药前等时候,必须派有经验的工人站在安全地点用专用长柄工具及时找尽顶、帮的危岩、活矸。敲帮问顶时,必须两人配合,一人监护顶、帮及迎脸安全,一人作业,及时找净顶、帮及迎脸的危岩、活矸,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矸石顺杆滑落伤人,找顶时要保证退路畅通。
3)负责监护的人员,当发现有危岩、活矸或其它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躲避,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待安全后再施工。
4)煤斗施工采取全断面一次成巷的方法,每掘一米必须按支护要求成巷一米,以免周边松软岩石片帮伤人。
5)支护必须紧跟当头,严禁空顶作业。
2、爆破管理措施
1)爆破人员,包括爆破、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炸材料性能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爆破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一炮三泥”、“三人联锁放炮制”和“人、牌、网”三警戒制度。警戒距离:弯道施工不小于75m,直巷施工不小于100m。
3)放炮掘进过程中必须站岗放哨,避免误伤其他路过的作业人员,站岗点分别设在1485回风石门交岔处、1490运输巷通往1485联络巷上口风门处、1485东瓦斯抽放巷距轨道石门里侧30m处,放炮地点设在1485轨道石门。
4)爆破前必须将迎头瓦斯便携仪和瓦斯传感器向后挪移至安全地点,炮后恢复工作时,再将其移至规定位置。
5)任何钻孔和其它空眼孔隙不得作为炮眼使用,爆破前,必须将其用炮泥封堵严实。
7)禁用糊炮和明火爆破,井下爆破采用正向起爆。
8)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若当班留下尚未爆破的装药炮眼时,当班爆破工须向下一班爆破工现场交接清楚。
9)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至少等15分钟,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
10)处理拒爆和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当班处理完毕。如当班未能处理完毕,爆破工必须同下一班爆破工现场交接清楚。
11)电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领送,炸药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监护下由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人员运送。电雷管和炸药不得放在同一容器中,领到炸药后立即送到工作地点,当班未用完的电雷管必须当班交到炸药库。
12)打下部眼前,必须将迎头底板浮矸清理干净,检查有无残炮,警防瞎炮伤人。打眼时钎子要落在实处,并掌握好各类眼的角度和深度,严禁横向加压,以防断钎伤人,严禁套打残眼。
13)放炮前将探头、工具等撤至安全地点,并用大板或旧皮带覆盖保护,炮后及时恢复。
14)迎头施工炮眼、装药量应根据岩性变化适当调整爆破参数。
3、通风管理措施
1)通风设备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1、保证局扇正常运转,并悬挂局扇管理牌。不得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的必须办理专项申请,并附有安全措施。
2、工作面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局扇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局扇不得产生循环风。
3、必须设置同等能力的备用局扇,备用局扇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路电源。主、备局必须使用自动切换开关和自动切换风筒三通连接,实现自动切换。
4、局扇必须采用三专两闭锁供电,使用局扇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的电气设备电源。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
5、风筒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全岩巷不大于10米。
6、局扇的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包括电缆接线盒)有衬垫(不漏风);局扇必须吊挂或垫高,局扇距巷道底板高度不小于0.3米。并设专人维护、保养,确保局扇正常运转。
7、风筒接头严密(手距接头处0.1米处感到不漏风),无破口(末端20米除外)。无反接头,软质风筒要反压边。迎头风筒不得落地,破损的风筒及时修补或更换,无跑漏风、无用铁丝穿扎风筒等现象,以保证工作面的风量符合要求。
4、瓦斯管理的规定
①掘进头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作业;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迎头正确悬挂瓦斯探头。
②掘进头风流中、电机或其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并向调度所汇报。
③掘进头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掘进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向调度所汇报。
④掘进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向调度所汇报。
5、监控管理措施
1)安全监控系统布置
信号电缆吊挂在风筒对面的巷帮上,严禁其它动力电缆与信号电缆接触,其间距不小于100mm。电源电缆接在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或其它可靠的供电电源。
2)瓦斯传感器的安设位置:
T1:安设在迎头5m之内风筒出风口的另一侧,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T2:安设在第一回风点以里10~15m处,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3)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见下表:
 
 

 

监控探头
T1(掘进工作面)
T2(掘进回风流中)
 
报警浓度
1.0%
1.0%
 
断电浓度
1.5%
1.0%
 
复电浓度
1.5%
1.0%
 
断电范围
该掘进巷道内及其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复电方式
专职电工人工复电
6、巷道贯通措施
1)测量人员必须每天把掘进进度标于实测的贯通图纸上,并每天以书面形式向生产科有关人员汇报,在该掘进距贯通接近5米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安全生产人员和通防人员做好贯通准备工作。
2)巷道贯通后,测风员必须对全矿井进行测风,根据测风结果,进行各个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的需要进行风量调节。
3)要加强贯通巷道的顶板管理,对围岩破碎,顶板不好,压力较大的巷道应加强临时支护,防止冒顶。
   4)煤斗施工采取从上往下施工,在施工至最后2m时必须采取松动爆破,在贯通的最后1m时只能采用风镐落矸,避免出现大面积垮落砸坏运输下山皮带,贯通后落在运输下山的小块矸石必须清理用篓子背至矿车运出井,严禁把矸石混入皮带机内影响煤质。
   5)煤斗施工出矸采取0.3m或0.6m绞车配滑轮提升,必须在煤斗上方口,用钢轨铺梁并在工字钢上铺设木板,防止矸石提升过程中滑落砸伤下面施工人员。
   6)采用风镐砸通皮带下山时,必须停止皮带运行,并尽快将贯通处扩大至设计断面。
   7 )煤斗贯通后,如果贯通段处皮带下山未打设锚索,必须在煤斗口四周打设四根锚索。
   8 )煤斗施工期间,煤斗上口一边做为提升矸石、下放材料的通道,且四周必须用钢筋焊接的防护栏做安全防护栏,另一边用工字钢架设在煤斗上口,两端搭接煤斗岩石0.4m长,工字钢间距1.0m,然后再工字钢上铺设50mm厚的木板,做为煤斗上口的工作台。
   9)煤斗在工作台一侧留设一个600×600的行人通道,以便人员上下,并在该通道的煤斗壁,架设人员上下的人梯,人梯用20~24圆钢加工而成,人梯间距0.5m,插入煤斗壁厚度不少于0.2m且在喷浆前必须架设好。
   10)矸石提升用手推车提升,提升至上工作方后,推至平巷内装车。
   11)工作台必须用木板钉严密,不得留缝隙,以免矸石等物品落下伤人。
   12)必须有2~3根保障绳供人员上下,保障绳采用粗麻绳,一头系紧在上方工字钢上。
   13)煤斗施工必须根据机电部门提供的给煤机尺寸,设计煤斗施工图及给煤机的安装图,以便煤斗下方收口的位置及尺寸。
 
7、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1)沿工作面必须敷设直径不小于50mm防尘管路,并1485西设置一组防尘水幕。防尘管路要按规定吊挂,达到平直,并进行防锈处理。
2)坚持湿式打眼,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每支水炮泥必须充满水,放炮前后放炮地点20m范围内必须洒水灭尘。现场必须至少有足够50m洒水的防尘软管。
3)爆破作业必须开启爆破喷雾和净化喷雾,并确保喷雾完好。同时爆破前、后,必须对爆破地点20m范围内洒水灭尘。
4)巷道要经常冲刷、清尘,巷道内无积尘现象。
5)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防尘口罩。
6)粉尘浓度规定: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大于10%时最高允许粉尘浓度为2mg/m3,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小于10%时最高允许粉尘浓度为10mg/m3
8、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巷道内所有物料必须归类码放整齐,并按挂牌管理,并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巷道高度的2/3,以免影响回风断面。
2)巷道内浮碴杂料必须及时进行清理,不得乱丢乱放。且道两边浮碴不得高于道平面。
3)巷道内管线、电缆及风筒上粉尘必须定期进行打扫,不得出现粉尘堆积现象。
4)巷道内各种管线必须按要求进行挂设布置。
5)喷浆巷道在喷完之后,必须每班进行洒水养护,确保该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6)巷道开门前必须将开门口附近的风、水管路,电缆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放炮损坏,影响生产。
9、避灾路线
水、火、瓦斯等灾害路线:
工作面→1485轨道石门→运输下山→1588猴车硐室→副平硐→地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