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控制溜子上下窜动及窜动时行人安全技术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23年05月12日

 

1、由跟班队干,推溜工具体负责,通报工作面机头、机尾超前滞后情况以及溜子窜动趋势,随时观察溜子窜动情况,及时调整。

2、具体办法,先改变推溜方向和推溜间隔参数时间,一般调整为BP:Delay 60~80,如果溜子还有窜动,再采用加甩刀的办法。例如,溜子需向机尾窜动,则先从机头向机尾顺序推溜,如果还未窜动或窜动趋势,再采用机头加刀或机尾甩刀,来加以控制,如果需下窜,则过程相反。如果进刀方向与溜子窜动方向相矛盾时,采用滞后三角煤(反向进刀)的方法来采煤,如煤机从机头进刀且溜子需向机头窜动,则应采用滞后机头三角煤(反向进刀)来割煤,这样能始终保证溜子从机尾向机头顺序推溜,便于溜子向机头窜动。

3、要求跟班队干和推溜工班中随时观察溜子窜动情况,测量机头、机尾到煤壁正帮的距离,及时调整推溜方向,有效控制溜子窜动。

4、通过以下几点判断溜子是否有窜动趋势:

1)看两顺槽正副帮是否平直和有凹凸不平现象;

2)看溜子是否有窜动趋势;

3)看机头与机尾距正帮的距离。一般认为机头距正帮的距离800~1200mm为合适距离。大于800mm便于有时间、有空间来调整工作面窜动,小于1200mm能保证副帮侧行人畅通;

4)看机头转载机桥身段、机尾电机是否与两顺槽正帮平行。如果工作面直且平行,可认为没有窜动趋势。如果工作面直且机头与正帮煤壁成钝角(包括煤壁直角),则认为溜子有向机头窜动趋势。

5、如果溜子向机头方向窜动导致机头侧行人安全通道小于0.7m时,人员进出工作面必须从运输机机头盖板上行走,行走时必须将三机闭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保证安全后方可通过。

6、拉机头端头支架时,严禁人员从机头盖板上通过。

7、在机头、机尾电机铲煤板前设置牢固的梯子,以方便人员登上机头电机盖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