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高温作业危害及预防保健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10日

  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的体温调节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气象条件诸因素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用。气温以对流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体表,经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热辐射则直接加热机体深部的组织。体力劳动时,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延长,代谢产热不断增加。这些内外环境的热负荷使机体获热。当中心血液温度增高时,热敏感的下丘脑神经元发放的冲动增加,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出汗。大量的血液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在在皮肤对流和蒸发散去,维持正常体温。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一般一平均皮肤温度35℃为界),机体只能通过蒸发途径散热,湿热环境可降低蒸发散热的效率。若环境受热加上劳动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则会产生热蓄积,体温可能上升并稳定在较高的平衡点上(如中心体温39℃),此时机体处于高度的热应激状态;如果热接触是间断的,体内热蓄积的热可在期间内散发出去而热应激缓解。蓄积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则可能出现过热而发生中暑。

  中心体温也称深部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一般认为中心体温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

  2、水盐代谢   环境温度愈高,劳动强度愈大,人体出汗量则愈多。汗的有效蒸发率在干热有风的环境高达80%,大量的出汗能及时蒸发,则散热作用良好。但在湿热风小的环境中汗的有效蒸发率则经常不足50%,汗液难于蒸发,往往成汗株淌下,不利于体温调节,且由于皮肤潮湿度增高,皮肤角质渍而膨胀,阻碍着汗腺孔的正常作用,淌汗更多。大量的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热痉挛发生。

  3、循环系统  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时,心脏向高度扩张的皮肤网输送大量的血液,以便有效地散热;又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且要维持适当的血压。另一方面,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使有效血容量减少。这种供求矛盾使得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心脏向外周输送血液的能力取决于心输出量,而心输出量又依赖于高心率和血管血容量。如果高温工人在劳动时已达到最高心率,机体蓄积热又不断增加,则不可能在增加心输出量来维持血压和肌肉灌溜,可能导致热衰竭。血压改变没有明确的规律,劳工人可能心脏代偿性肥大。

  4、消化系统   高温作业时,消化液分泌减弱,消化酶活性和胃液酸度降低。胃肠道收缩和蠕动减弱,吸收和排空速度减慢。唾液分泌也明显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在加上消化道血流减少,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这些因素均可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且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

  5、神经系统  高温作业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热负荷得以减轻。因此,这种抑制可以看作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但由于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以及反应速度减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下降,经肾脏排出的尿液大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由于血液浓缩使肾脏负担加重,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等

  (四)热适应

  热适应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一般在高温环境劳动数周时间,机体可产生热适应: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热适应者出汗量增加,可增加30%~100%。汗腺无机盐含量减少1/10;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降低;心率明显下降。热适应状态并不稳定,停止接触热一周左右即返回到热适应前的状况,即脱适应。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新适应。热适应者对热的耐受能力增强,这不仅可提高高温作业的劳动效率,而且有助于防止中暑的发生。但人体热适应有一定的限度,超出适应限度则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因此,不能放松防暑降温工作。

  (五)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1、致病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过劳、睡眠不足、体弱、肥胖、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