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中国“肺灌洗”破冰之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尘肺病治疗纪实

作者:张志浩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5日

  陈志远、车审言等医师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认为过去研究重点在于肺纤维化逆转,至今尚无特效药物得到临床应用,我们应该调整研究方向。而针对肺泡炎采取以肺灌洗为主的综合治疗,不失为目前救治尘肺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肺灌洗技术是针对尘肺病患者始终存在着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粉尘与吞尘巨噬细胞是尘肺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病人在工作场所大量吸入粉尘,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地被巨噬细胞吞噬(尘细胞)。研究表明,尘肺病一旦形成,即使尘肺病患者离开粉尘作业环境,肺内残留粉尘还将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这是造成病情加重、升级的主要原因。如果早期进行肺灌洗,能排除尘肺病人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和大量的分泌致纤维化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尘细胞,不但改善了临床症状,而且有利于遏制病变的升级。

  他们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急梗塞发作,病人生命垂危,冠状动脉放个支架或手术血管搭桥,病人得救了,但是他的动脉硬化并没有好转,我们能因此就说治疗无效吗?和所有疾病一样,治疗尘肺病单纯追求病理解剖学的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体力恢复,生活质量提高,延长生命,就是有效的。这一观点于1995年在学术界得到了统一。

  陈志远、车审言和浙江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共同开展了大量肺灌洗的机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其动物实验、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分子生物学资料均提供了科学依据。正如陈志远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答辩时所述,双肺同期灌洗是在单肺分期灌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技术上的重大创新,不是简单的1和2的关系,而且是治疗机理上的重大突破。

  他们阐述,单肺灌洗是1967年Ramirez-R首先报告用于肺泡蛋白治积症的治疗,1982年美国Mason教授应用于混合性尘肺治疗,1986年谈光新教授把此项技术引进国内的。单肺大容量灌洗技术回答了作为呼吸器官的肺脏,能否“进水”(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进水”以后能否起到治疗作用的问题,实践证明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外国人的贡献。但是,国外未能解决刚刚进水的肺脏马上恢复肺功能、肺灌洗效果差和低氧血症等不安全的问题,只能一次麻醉灌洗一侧肺脏,7-10天后才能灌洗另一侧肺,即“单肺分期灌洗术”。

  而“双肺同期灌洗技术”的突破,在于采用加压通气法使刚刚“进水”的肺脏马上恢复肺功能,为另一个肺脏灌洗提供了生理学基础,从而使两肺灌洗间隔时间缩短到60分钟以内。不但减轻病人痛苦和心理负担,还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陈志远自豪地说,“‘双肺同期灌洗’是以谈光新教授为首的中国人的发明,从引进、消化,再到创新、成熟,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研发。”

  建造梯队  科技转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煤炭企业普遍经济效益差。有的农民工卖掉自家的耕牛后,仅带2000元,便千里迢迢前往北戴河求治,有的因喘不上气而向医务人员下跪求治。强烈的同情心和神圣的职业责任感,使负责主持日常肺灌洗手术和临床工作的尘肺科主任车审言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在刘长林、韩志国等麻醉医师的支持下,面对经济窘迫、病情危重的二、三期尘肺病人,他们克服技术上、经济上和医疗风险等种种困难,大胆开展疑难复杂肺灌洗的临床研究。通过400余例的经验总结,创立了风险指数积分法,为重症病人肺灌洗适应症选择提供了依据。

  针对各地在实践中,上报肺灌洗并发症达到27%之多,技术急需规范的现状,陈志远、张志浩与车审言总结了多年的研究积累,于2003年共同主编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罗慰慈教授为其作序:

  “……该规程的编著出版,是对我国该领域专家们十余年间艰辛努力积累的丰富体会和治疗4000余例病例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国南京胸科医院专家谈光新教授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专家陈志远、张志浩和车审言等同道开展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进行煤工尘肺、肺尘埃沉着症的治疗,对于减少灌洗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实行了有创意的改进,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值得我们庆贺。相信本常规和规程的制定必将有利于今后的医疗实践,并能进一步统一规范、探讨其适应证、提高临床疗效、造福于人民。”

  该规程推广实施以来,肺灌洗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控制在3%以下,为国内外技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2004年,规程通过卫生部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获国家安监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经过十七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在陈志远、车审言夫妇的引领下,通过进修学习、临床培养、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以张志浩、陈刚、马国宣为代表的一个高、中、初不同学历层次和技术职称的临床和科研队伍已经形成。而今,中青年梯队已担负起重任,承担着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的专题研究等多项科研任务,正在成为进一步探索肺灌洗奥秘和揭示一系列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生力军。

   随着肺灌洗规模不断扩大,相关的麻醉、监护、呼吸机、内窥镜等设备,也随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已成为华北煤炭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科研院所的临床研究基地,并建立起了分子生物实验室。他们的《大容量肺灌洗回收液中提取活性物质的膜分离方法》等两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被国家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产权局于2007年11月14日公示,正在加快审查授权;另一项设备发明专利(适用新型)同年2007年12月14日已经批准授权,正在办理专利证书。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作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首家定点医院、培训与科研基地,多年来,不仅为我国广大尘肺病患者开展了以大容量肺灌洗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开发工作,而且一直致力于肺灌洗后备梯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已培训了100多位麻醉、内科、职业病医师及护士,肺灌洗技术已推广应用到8省区12家,随着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晋煤集团总医院、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等16家单位挂牌开展工作,定点医院和科研基地已初具规模。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后3年内,要把技术推广到20家医院,届时全国每年就会有上万名尘肺病患者得到救治。

  为了让更多的尘肺病人尽早地受益于肺灌洗技术,2006年,陈志远主任医师从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专门进行肺灌洗临床与科研指导工作,现任副院长的张志浩主任医师拿起接力棒,正在率队乘风远航。

  搭建平台  甘做伯乐

  科研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旅程。互相鼓励,一步一个脚印地勇往直前,是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所有科技工作者的足迹,更是李玉环院长等领导及各级组织关怀与支持的结果——

  1991年4月7日,当孙岩主任将第一例双肺灌洗手术报告书送到李玉环院长的案头时,他毫不犹豫地签批了;

  1992和1997年,在企业困难,尘肺病工人医疗费不好解决时,他邀请人民日报记者撰稿写参,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委员李铁映的批示;

  1994年开始,李玉环院长积极向原统配煤矿总公司领导汇报,得到了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治疗经费总计数千万元的支持;

  1997到2003年,在高扬文老部长的倡议下,在原国家安监局党组的支持下,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作为发起单位多次向上级报告并得到了两届政府总理的关怀,终于创立了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有力地推动了肺灌洗技术的推广应用;

  2002年在李玉环院长的大力倡导下,该院举办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班,培养年轻技术人员;

  在李玉环院长的策划下,2002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前,我国尘肺病首席专家李德鸿和陈志远共同走上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直播间;李玉环、张志浩、车审言等同志也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科技博览等栏目,现场直播尘肺病的防治和肺灌洗betway必威官方网站 。《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健康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和《中国煤炭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数十次对肺灌洗技术及尘肺病防治予以报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