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锅炉压力容器正常停止运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4日

锅炉正常停炉是预先计划内的停炉。停炉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停炉操作应按规程规定的次序进行:先停止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降低引风。与此同时,逐渐降低锅炉负荷,相应地减少锅炉上水。锅炉停止供汽后,关闭主汽阀,开启过热器集箱疏水阀和对空排汽阀,排汽降压以冷却过热器。为防止锅炉降温过快,在停炉后4~6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之后打开烟道挡板,缓慢加强通风,适当放水。停炉18h~24h后,锅水温度不超过70℃时,方可将锅水放尽。停炉后,应保证该锅炉与其他运行的锅炉可以绝缘。

压力容器由于按生产规程要进行定期检验、检修、技术改造,或因原料、能源供应不及时,或因容器本身要求采用间歇式操作工艺的方法等正常原因而停止运行,均属正常停止运行。正常停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停运时应控制降温速度。对于高温下工作的压力容器,急剧降温,会使容器壳壁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严重时会使容器产生裂纹、变形、零件松脱、连接部位发生泄漏等现象,因而应控制降温速度。

(2)采取降温的方法降压。对于贮存液化气的容器,由于器内的压力取决于温度,所以单纯排放液化气的气体或液体均达不到降压的目的,必须先降温,才能实现降压。

(3)应清除干净剩余物料。容器内的剩余物料多系有毒或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有害物质,若不清除干净,无法进入容器内部检查和修理。

(4)应准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停运时的操作不同于正常生产操作,要求更加严格、准确无误。

(5)杜绝火源。停运操作期间,容器周围应杜绝一切火源。对残留物料的排放与清理应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可燃有毒气体应排至安全区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