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梯曳引条件影响分析与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7月10日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要想确保电梯运行的正常与可靠,就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曳引条件。在建筑中,若电梯的曳引能力过大很容易造成轿厢出现冲顶问题,而过小则又很容易造成在曳引轮上钢丝绳出现打滑问题,继而导致溜梯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下面就电梯曳引条件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对电梯曳引条件容易造成影响的各因素的介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于同行参考。
    明确电梯曳引条件是否符合电梯的标准要求,可以通过曳引能力试验来验证的。有部分在使用的电梯,因其使用条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相应的电梯曳引能力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大部分的情况均容易造成电梯曳引能力不足,比如在轿厢装修或者曳引绳槽磨损的状况下。针对这些情况,在实施电梯检验工作时,必须要实施相应的曳引能力试验,一旦发现电梯曳引能力满足不了电梯标准要求,应该及时查找相关的原因,可着重从电梯的安装、设计或者使用等环节来进行原因的查找,通过计算与检查,将电梯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来,并基于建筑中电梯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电梯曳引能力满足电梯标准要求,同时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电梯曳引条件与检查
    2.1.曳引条件
    基于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的相关规定,钢丝绳曳引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在轿厢装载到125%的额定载荷时,钢丝绳曳引应该保持在平层状态且不会出现打滑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轿厢载荷是静载,和速度没有关系,只与曳引包角和当量摩擦系数有关。
    第二,应该确保在任何紧急制动情况下,电梯减速度值不可比缓冲器在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减速度值大。在紧急制动情况下,以空载轿厢在井道顶部上行急停及满载轿厢在井道底部下行急停属于最不利的工况,在此时,需要考虑动态比值的计算,简而言之,就是在电梯曳引中,需要将减速度值所产生的影响引入进来。一般在正常的状况下,其减速度值不可比0.5m/s2小,但如果采用的是减行程缓冲器,则其减速度值不可比0.8m/s2小,同时其动态比值应该为满载而并非125%额定载荷。除此之外,在电梯曳引标准计算中,在计算曳引能力时还应将低速运转的反绳轮、张紧装置滑轮、曳引轮以及导向轮等相关的滑轮惯量的折算质量引入来。
    第三,当对重压处于缓冲器上,但曳引机是根据电梯的上行方向进行旋转的时候,则空载轿厢不可被提升。
2.2.检查
    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关于电梯曳引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的具体检查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当轿厢处于空载时,在行程上部的范围内进行上行,基于电梯最为严重的制动状况,数次进行停车,并实施曳引检查工作,要注意的是在每一次试验中,轿厢均应该完全的停止。当轿厢中载有大约125%额定载荷时,则在行程的下部内进行下行,同样基于电梯最为严重的制动状况,数次进行停车,并实施曳引检查。
    第二,当对重压处于缓冲器上时,不可向上对空载轿厢进行提升。同时电梯自身平衡系数应该满足相关要求。若轿厢面积大于规定的电梯面积,除了要实施上述的这些检查,还应根据实际的轿厢面积对应实际的载重量的125%载重实施静态曳引试验。
    对于电梯曳引条件容易造成影响的各因素
    3.1.电梯设计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曳引能力大小与当量摩擦系数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该当量摩擦系数主要影响因素有曳引包角、槽型角度。第一,要想提升电梯曳引能力,可通过加大包角来达到这一目的,通常情况下,在电梯设计中,采用的是2:1曳引比或者复绕方法来加大包角,反之若包角减少,电梯的曳引能力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二,当量摩擦系数和绳槽自身润滑能力、绳槽形状以及绳槽材料相关,其中V形状的绳槽,其当量摩擦系数为最大,半圆槽为最小,而半圆切口槽则处于这二者的中间。此外,绳槽材料与润滑情况的不同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量摩擦系数。
   3.2.电梯安装
    尽管电梯厂商在设计和制造电梯时候,已对电梯曳性能予以了准确的计算,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仍旧避免不了对曳引能力可能造成影响的各因素,在进行电梯的安装时,若安装不当或者不准确,都可能会使电梯曳引能力和设计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继而影响电梯的运行。
    第一,导向轮与曳引轮安装的精度。在安装过程中,若导向轮和曳引轮的轮槽出现较大的错位问题,或者二者的轮槽未在同一平面上,当电梯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以及磨损以后,就会使曳引轮绳槽的β角受到影响,继而进一步影响电梯曳引能力。因此,导向轮与曳引轮不管是在满载或空载的条件下,其对铅垂线所存在的偏差都不可超过1.5mm。
    第二,轮距偏差与主机安装水平。在导向轮的安装过程中,若其安装的位置不够准确,不仅容易导致导向轮和曳引轮之间的轮距产生误差,同时还会使曳引轮上的这一曳引绳的包角出现变化。此外,主机底座内缓冲垫片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以后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形问题,而这一问题也会导致曳引轮上曳引绳的包角出现变化,继而影响电梯整体曳引能力。
   3.3.电梯使用
    在电梯安装完成以后,应该及时进行电梯曳引能力的测试,特别是电梯平衡系数的测试,所谓平衡系数就是对重重量大小的设计以及配置,电梯平衡系数不仅关系着电梯不平衡载荷以及其对重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着曳引轮两侧的钢丝绳张力,而这一张力的实际大小也会对绳槽内曳引钢丝绳所产生的比压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曳引钢丝绳所提供的这一曳引能力必须足够,这样才可确保电梯平衡系数满足电梯曳引需求。如果电梯最大不平衡载荷超过电梯最大曳引力,在绳槽中,其曳引钢丝绳就会发生打滑现象,继而造成溜车事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在电梯平衡系数按要求调整好以后,很多用户私自对轿厢实施装修,如在轿厢内进行空调的安装、铺设各种地砖或者在轿厢壁内进行宣传框的悬挂,这些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轿厢重量造成影响,导致电梯平衡系数降低,最终在满载下使得电梯曳引能力下降。
    增强电梯曳引能力的相关措施
    第一,加大曳引轮和钢丝绳间摩擦力。方法一:加大曳引轮轮槽切口角,从而加大当量摩擦系数,在此要注意的是在用这种方式提升摩擦力时,其中曳引轮轮槽单位面积压力也会相应的加大,容易加快曳引轮的磨损,对此,在增大切口角时候,应该实时校核比压值。方法二:提高摩擦副材料之间摩擦系数,以此使当量摩擦系数得到提升,或者利用摩擦系数较大且具有较好耐磨性的非金属槽垫来增加摩擦力。
    第二,加大曳引轮上钢丝绳包角。一般常用的方式为通过曳引比2:1传动方式在曳引轮上进行钢丝绳的复绕,这种方式适合在未安装的电梯中应用。除了这一方式,还可在导向轮与曳引轮间进行压紧轮的装设,以此实现包角的加大。如果在实际施工中,不允许对电梯结构进行改变,则可通过曳引轮与导向轮位置的调整来实现包角增加的目的。对于正在使用的电梯而言,因其井道尺寸与机房大小已固定,采取这种调整方式来提升电梯曳引性,所获得成效不是很显著,如果和增加轿厢自重这一方式有效地结合,则可获得较好成效。
    第三,轿厢自重的增加。在增加轿厢自重的同时,为了确保电梯平衡系数在规定的范围值内,其对重重量也应该相应地有所增加,从而有效改善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平稳性,提升电梯的曳引能力。此外,在增加轿厢自重时,还应注重电梯平衡系数的测试,确保其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首先必须要确保其曳引条件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还应该借助于电梯曳引能力试验来检查其曳引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控制好电梯设计、安装以及使用等各环节,根据电梯曳引能力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进行整改时,应按照电梯具体使用环境与条件来实施,从而确保电梯的应用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中。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