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21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军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等众多领域。在发达国家,GPS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交通运输和道路工程之中。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也已开始起步。

在道路工程中,GPS目前主要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及控点等。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已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期。浙江省测绘局利用Wid200GPS接收机的快速静态定位功能,实测了线路的全部初测导线,快速、高精度地建立了数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控制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GPS技术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可构成较强的网形,提高点位精度,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如在江阴长江大桥的建设中,首先用常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边角网,然后利用GPS对该网进行了检测,GPS检查网达到了毫米级精度,与常规精度网的比较效果较好。

GPS技术还在隧道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测量无需通视,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因此,速度快、精度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差分动态GPS在道路勘测方面主要应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控制点的加密、中线放样、纵断面测量以及无需外控点的机载GPS航测等方面。1994年6月,在同济大学试验了KART实时相位差分卫星定位系统,在1km范围内达到了优于2cm的精度,因此,能够用于线路控制网的加密。GPS测量包含有三维信息,可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中线放样以及纵断面测量。在中线平面位置放样的同时,可获得纵断面,在中线放样中需实时把基准站的数据由数据链传到移动站,从而提供移动站的实时位置。由于GPS仪器不像经纬仪那样可以指示方向,因此,需与CAD系统相结合,从而可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目前位置与设计坐标之间的差异。

机载动态差分GPS应用于航空航天测量,在德国和加拿大已经取得了成功,用载波相位差分测出每个摄影中心的三维坐标,而不再需要外控点测量,这样,取得了准确而良好的测量结果。

(易华网)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