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轨道车场过溶洞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2月24日

一、工程概况
        1、溶洞概况
        轨道上山上部车场从轨道上山上部车场2#岔口起刷点施工至里程32m时遇到一溶洞,于2012年4月29日夜班采取措施揭穿。其长约55m,宽约2???~3m,高约4m,溶洞位于巷道底部并与巷道斜交,溶洞内夹有少量黄泥,溶洞顶部有大量石笋。为防止溶洞突水对巷道造成影响,经甲、乙、监理及设计院四方共同研究,必须对此溶洞进行特殊处理,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轨道上山上部车场过1#溶洞施工平、剖、断面图》,特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请各单位严格按此措施执行。
        2、工程地质
        该溶洞段地处长兴灰岩底部,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的灰岩,岩性坚硬且致密,并伴有少量的石英、方解石,局部地方伴有充满黄泥的裂隙。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根据甲方前期安排,已对溶洞及基岩段前后5000mm段巷道帮、顶进行扩刷,规格为:溶洞两端基岩段顺巷道延伸方向处理长度各为5000mm,宽5200mm,墙高1400mm,拱高2600mm。且已采用锚喷50mm支护。现根据施工设计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如下:
        第一步:按照设计施工断面图及甲方现场研究要求对溶洞及溶洞前后基岩以里5000mm段巷道进行二次扩刷,规格为:溶洞两端基岩段顺巷道延伸方向处理长度各为5000mm(具体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溶洞段左宽3400mm,右宽3900mm,墙高1400mm,拱高2900mm;基岩段左宽2900mm,右宽2900mm,墙高1400mm,拱高2900mm;刷帮后采用钎探,保证巷道轮廓线外完整岩石的厚度不小于3m,如完整岩石小于3m时,搭接段必须加长,以确保进入3m厚完整基岩长度有5m。具体见附图。
        第二步:根据顶板岩石情况,对顶部进行锚喷支护处理(锚杆数量及喷厚按实计量)。
        第三步:对溶洞及基岩段5000mm范围内底板进行撬炮处理,形状为2610mm半径的半圆拱,详见附图:底板撬炮大样图。
        第四步:待扩刷段底板矸石出净后,先铺设100mm的混凝土垫层,然后采用11#工字钢沿圆弧铺设底板,工字钢长度根据溶洞宽度及基岩位置确定,保证基岩搭接不得小于1000mm,铺设间距为300mm,如溶洞处底板为实体基岩,其底部就不需要铺设11#工字钢。基岩段底板均不铺设工字钢。
        第五步:在溶洞内顺溶洞方向铺设3根Φ273×6.5无缝钢管作为导水管,钢管长度为17m,溶洞右侧端无缝钢管升高至拱顶,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导水管堵塞(溶洞处理完毕后冲管测试是否畅通,如不通还必须处理)。
        第六步:对巷道过溶洞段下部进行加强支护,两帮底板以下采用片石混凝土砌筑挡墙,挡墙长度为溶洞宽度,巷道左帮砌筑宽度为500mm,巷道右帮砌筑厚度为1000mm。
        第七步:按设计图对撬底段巷道进行钢筋绑扎,横筋采用Φ18mm螺纹钢,纵筋采用Φ14mm螺纹钢,按纵筋×横筋=200×200mm绑扎3圈,圈与圈之间的连接筋采用点焊进行焊接(另行编制井下施焊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内圈与外圈的间距为300mm。所有钢筋搭接、绑扎必须牢固,钢筋搭接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600mm);在搭接钢筋时,底部主筋必须预留600mm以上不浇筑混凝土,便于拱部主筋必须搭接到底板钢筋混凝土碹的下主筋上,且要搭接、绑扎牢固。完后经甲、乙和监理三方对钢筋质量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八步:采用C30混凝土对巷道底部进行浇筑(靠近巷道设计底板位置时必须配合钢模板浇筑),浇筑时必须使用振动棒捣实。
        第九步:待底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撤模后,采用矸石充填至设计底板并铺设轨道浇筑水沟(水沟尺寸为400mm×400mm)。
        第十步:对巷道过溶洞段上部进行加强支护,两帮采用砌筑挡墙(起拱线以下的挡墙采用毛石混凝土砌筑,起拱线以上的挡墙采用火砖混凝土砌筑),挡墙长度为溶洞宽度,巷道左帮砌筑宽度为500mm,巷道右帮起拱线以下砌筑宽度为700mm,起拱线以上砌筑宽度为500mm,挡墙必须砌至实顶,且挡墙作为浇筑混凝土墙的外模。
        第十一步:按设计图对扩刷段墙和拱部进行钢筋绑扎,横筋采用Φ18mm螺纹钢,纵筋采用Φ14mm螺纹钢,按纵筋×横筋=200×200mm绑扎3圈,内圈与外圈的间距为300mm。所有钢筋搭接、绑扎必须牢固,钢筋搭接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600mm);在搭接钢筋时,拱部主筋必须搭接到底板钢筋混凝土碹的下主筋上,且要搭接、绑扎牢固。完后经甲、乙和监理三方对钢筋质量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二步:按由外向里、先墙后拱的原则关模浇筑混凝土,浇筑段墙体时,在溶洞段右帮起拱线位置布置2根导水管至巷道内,进入巷道后沿巷道走向布置,并设置截止阀,型号暂定为J41-H40DN250,导水管采用Φ273×6.5无缝钢管制作。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巷道两帮、肩窝及拱顶位置紧贴岩壁和拱璧各布置1根横向注浆管,同时每隔3000mm左右布置一组纵向注浆管(两帮起拱线位置各2根,拱顶3根)。注浆管采用DN25水煤气管制作,沿轴向每隔100mm钻一个直径为10mm的孔,相邻孔呈90°错开,使孔均匀分布在管壁四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